围绝经期失眠怎么办 中西医治疗有妙招

作者:产品中心 来源:产品中心 发布时间:2024-05-17 05:08:58

  众所周知,一个人一生中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睡眠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我们消除疲劳、恢复精力。因此要拥有健康人生,良好的睡眠不可或缺。身处围绝经期的你,是否经常为失眠所困扰,每晚即便早早上床,却辗转反侧难以入眠;或是频繁觉醒;抑或明明才睡几个小时却很早就醒,而白天却哈欠连天、萎靡不振呢?那要提醒您有可能患了围绝经期失眠症!下面我们就来说说围绝经期失眠症。

  失眠是睡眠不佳的表现之一,当这种症状持续不能缓解时,就会发展成一种疾病——失眠症。失眠症是指尽管有足够的睡眠机会和环境,但仍有持续的睡眠障碍,并伴有可归因于睡眠障碍的日间功能受损,且上述症状出现的频次大于每周3次,并持续3个月以上。围绝经期失眠(PI)是围绝经期女性的最常见症状之一。它是指与绝经相关的、不能归因于其他原因的失眠。围绝经期失眠的主要特征表现为总睡眠时间减少(不足6小时);入睡时间延长(大于30分钟);睡眠维持困难、夜间频繁觉醒、醒来时间长;晨间早醒。

  成年人中,失眠的发病率为10-15%,调查表明40岁以上女性睡眠障碍发生率是年轻女性的4倍左右。在围绝经期女性群体中,失眠的发生率明显地增加。围绝经期失眠具有难以治愈、反复发作、并发症多的特点。短期失眠的危害主要体现为注意力下降,记忆力减退,如果不及时干预,会演变成慢性失眠,不仅会增加肥胖、高血压、2型糖尿病、恶性肿瘤、冠心病、脑卒中和认知功能障碍的患病风险,还会导致人体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内分泌失调、骨密度降低、骨质疏松、骨折风险增加,更容易引起或加重抑郁症、焦虑症、精神分裂症等精神性疾病。

  围绝经期失眠导致很多的健康问题和严重的功能损害,给女性围绝经期甚至绝经后生活造成重大困扰。如不能有效治疗,会极度影响女性生活品质,给这一个年龄段女性生活和家庭、社会带来严重影响。

  睡眠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失眠的发生是多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涉及个体行为、社会环境和器官、细胞、分子等多个层面。现代研究表明,围绝经期失眠发生的最主要的原因是雌激素水平下降及相关HPO(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失常:雌激素和孕激素能够调节和稳定昼夜节律系统,在绝经前后卵巢分泌功能减退,体内雌激素水平波动,下丘脑对雌激素的敏感性降低,导致脑部雌激素受体缺乏有效信号调控,引起入睡时间延长和睡眠质量改变,昼夜节律紊乱,诱发失眠。

  围绝经期失眠的药物治疗方法主要有三种,分别是激素替代治疗、安眠镇静类药物治疗和中医药治疗。

  雌激素能够减少下丘脑中前列腺素的生成,改善促卵泡生成素和多巴胺水平,调节睡眠-觉醒节律,帮助睡眠;孕激素能调节γ-氨基丁酸水平,诱导睡眠。如研究之后发现雌激素中17β-雌二醇能改善睡眠质量,而戊酸雌二醇效果不明显,使用经皮雌激素效果优于口服;微粉化孕酮亦可改善睡眠质量。

  虽然激素替代方法对围绝经期失眠症能取得了一定效果,但复发率较高,同时增加了患者心血管疾病、血栓栓塞疾病或某些类型癌症患病风险。使用激素治疗前,一定要到专业医疗机构评估有无适应证、禁忌证及慎用情况,明确利弊,使用时需按时服药、定期复诊。

  目前临床常用的治疗失眠的药物主要有苯二氮受体激动剂、褪黑素受体激动剂和具有催眠作用的抗抑郁药物。

  苯二氮受体激动剂按结构分为苯二氮类药物和非苯二氮类药物。常用的中效苯二氮类药物有、阿普和劳拉西泮等,大多数都用在睡眠浅、易醒和晨起需要保持头脑清醒者;长效苯二氮类药物具有起效慢和半衰期长的特点,大多数都用在早醒,常用药物有。这类药物虽能增加总睡眠时间,减少夜间觉醒,同时存在很多不良反应,比如嗜睡、头晕、乏力、遗忘、跌倒等,长期连续用药可产生依赖性和成瘾性。非苯二氮类药物,如佐匹克隆、唑吡坦等具有起效快、半衰期短的特点,大多数都用在入睡困难或不能耐受次晨残余作用的失眠者。该类药物安全性较好,一般不产生日间困倦,常见不良反应有味觉异常、口干、眩晕等。此类药物应临睡前服用,服药后须保证一定的睡眠时间,服药期间避免驾车、操作机器及危险作业,禁止饮酒及含酒精饮料。

  褪黑素和褪黑素受体激动剂,如雷美替胺、阿戈美拉汀用来医治失眠尚无共识。抗抑郁药物如曲唑酮、米氮平等能改善抑郁患者的失眠症状,但不作为围绝经期失眠的首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