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邑市:用创新写就“仓廪殷实”时代答卷

作者:火狐体育投注官网 来源:火狐体育投注官网 发布时间:2023-12-23 21:59:37

  在龙池镇一望无际的小麦大田里,一架架正在进行“一喷三防”飞播作业的无人机,正在空中欢快地飞舞着,像是在庆祝马上就要来临的丰收季;在卜庄镇,忙着从漩河中抽水浇地的农民眼里写满喜悦:“‘引胶入漩’工程让我们村的麦田能浇足水啦,你看这麦苗,多旺……”

  5月的昌邑,广阔的田野里风吹麦浪,一垄垄、一行行,正等待着盛大的丰收季。近年来,昌邑市时刻把粮食安全这一“国之大者”扛在肩头,依靠科学技术创新和改革,不断突破盐碱地等自然条件对农业生产的限制,率先使用先进农机装备,加快发展智慧农业,从“种、肥、播、管”到收获、存储、加工、销售,不断探索全链条稳产增产的科学路径,实现了小麦种植面积和总产量连年增长。昌邑市连续多年粮食播种面积一直稳定在8万公顷以上,年总产量突破5亿公斤,获评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单位、全国高效节水灌溉试点县、全国产粮大县、全国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山东省“两全两高”农业机械化示范县等。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种业是保障粮食安全的源头。作为全国产粮大县,昌邑是如何全面推进种业攻关,从一粒小小的种子,破译丰收第一道“密码”的?

  据了解,昌邑种业已有40余年的历史,目前,该市作物种子生产经营持证企业有34家,种业研发企业发展到6家,并成立了两处专业技术研究中心和一个院士工作站。

  凭借这一基础优势,近年来,昌邑市以科学技术创新为支撑,以增收致富为出发点,逐步建立健全创新研发体系、良种生产加工体系、示范推广服务体系、市场监督管理体系等,确保种子产业健康加快速度进行发展,为黄土地注入“硬核”生产力。

  昌邑市农业农村局局长闫文志和记者说:“昌邑联合山东农业大学、青岛农业大学、潍坊农科院等高校院所成功培育出一系列耐盐碱小麦新品系,其中‘山农48’小麦2021年经测试叶黄素的含量高达12.8ug/g,是‘济麦22’叶黄素含量的3.59倍。叶黄素又称类胡萝卜素,是一种抗氧化剂,能够保护眼睛的黄斑,促进黄斑发育,缓解视力疲劳等。2022年秋天,青阜农业综合体在大田种植了7000亩‘山农48’小麦,计划收获加工成面粉后首先供给昌邑市各学校的食堂。”

  依托良好的种业研发环境,昌邑市近年来还承接了黄淮海滨海盐碱区国家大豆品种试验以及山东省盐碱地大豆品种试验。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素有开创精神、敢为人先的昌邑人民,将继续在选育更优、更适合本土小麦新品种的道路上不懈探索。

  北部沿海的柳疃镇青阜农业综合体几年前还是一片“靠天吃饭”的荒凉景象。从2017年开始,昌邑市创新探索盐碱地综合利用系统方案,通过不断实施“引水蓄水、提取卤水、深翻土地、淡水压碱、作物吸盐、培育良种”盐碱地改良“六步法”,如今的青阜农业综合体内重盐碱地块的土壤含盐量从10‰以上降到3‰以下,粮食亩产从不足250公斤跃升至1000公斤以上,昔日荒芜的盐碱地变成了让百姓富起来的“吨余”丰粮田。

  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抓粮食产能提升,耕地和种子是两个重要方面。多年来,昌邑市严格落实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坚持良田粮用大原则,在坚决遏制“非农化”、有很大效果预防“非粮化”的同时,不断通过盐碱地综合利用、高标准农田建设等举措,实现耕地资源扩容、提质、增效。

  青阜农业综合体创新推行的“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村企社共建”链条经营模式,整体流转土地6800公顷,投资1.3亿元购置先进农机装备400台(套),并建设了粮食烘干塔和高标准的粮食储存库,成为省内土地经营顶级规模、机械化程度高、基础设施配套完善的现代农业项目。

  整土、改田、修路、挖渠……近年来,昌邑市一体推进田网、水网建设,筑牢粮食丰产根基:累计投资7.5亿元加快提升“田网”,建成高标准农田3.9万公顷;总投资14亿元的现代水网工程快速推进,解决南部红板岩区域和北部盐碱地灌溉问题;投资1.6亿元的“引胶入漩”增产项目已于3月份投入到正常的使用中,使卜庄镇北部5000多公顷广种薄收的盐碱地,变成灌溉方便的丰产田……

  一个个固定在田间的土壤墒情监测仪、农业小气候观测站户外电子显示屏,随时将地温、不同深度的土壤水分、大田农业小气候等信息回传到大数据中心,工作人员通过一系列分析实时数据,便可为农业生产提供专业、精准的田间管理。

  在昌邑市成方连片的麦田里,这样的“田间大脑”和“云端大脑”随处可见。据了解,安装了土壤墒情监测仪的水肥一体化高效节水灌溉系统,能够精准分析作物对肥水的需求,实现节水50%以上,肥料有效利用率提高30%以上,高标准农田每年亩均节约种植成本172元。

  稳产增产根本出路在科技。作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单位,昌邑市强化科学技术赋能,将“数字化”“无人化”作为种植管理的主攻方向,全方位推进先进的技术应用。引进山东土发集团投资5.5亿元建设土壤修复研发中心,打造省内最大的检测实验室,推动农田地力提升。投资2500万元建设大数据智控中心,建成病虫智能化预警监测站,测土配方、小麦“一喷三防”等关键技术到位率达100%。实现“耕、种、管、防、收”全程机械化,农作物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达97%,被评为全国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

  5月16日,记者在位于围子街道的昌邑市粮食仓储物流设施配套项目现场看到,一座高高耸立的银白色粮食烘干仓已经竣工,5栋原粮仓正在紧张施工中。据了解,该项目总投资3亿元,采用国内一流粮食仓储设计标准,引入省粮食流通管理云平台、粮库智能化系统、动态监管系统,新建智能化原粮仓、粮食烘干仓、粮情监测中心等,粮食日烘干能力达1000吨,原粮仓总库容达5.5万吨。

  “随着时间的推移,目前,一些地方粮库存在危仓老库多、安全风险隐患大、储粮技术落后等明显问题。昌邑农创集团发挥国有企业优势,整合我市10亿斤粮食产能和金谷粮食地方储备库等资源,建设粮食仓储物流设施配套项目,应用储粮先进的技术减少储粮环节损失,为种粮农民提供清理、干燥、收储等服务,这对减少粮食在运输、干燥环节的损失,增加农民收入、保障粮食安全具备极其重大意义。”昌邑农创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清涛表示。

  在饮马镇金浩面业制粉车间,几十台磨粉机、清粉机、高方筛正在轰隆隆、不间歇地工作着。“昌邑等地的小麦生产周期长、面筋含量高,做成的面制品口感筋道、爽滑、麦香味足,得益于这些优势,我们公司制作的‘千祥’牌系列面粉被认定为山东省著名商标。”金浩面业董事长李升辉介绍道。

  近年来,昌邑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下,着力延伸产业链条,形成耕、种、管、收、烘、储、销全程运转体系,并积极实施“数字赋能、效益倍增”计划,创建农产品深加工品牌“丰瑞”“千祥”“迎春”等,进一步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让一粒小小粮食的身价翻了几番。